7月26日-27日,临沂市科技馆“科学筑梦”暑期主题活动之科技辅导员能力提升营开展了三场与众不同的科学主题活动。10名来自北京科技大学躬行拓界实践团的大学生作为主讲老师和参加活动的150余名沂蒙学子和家长,共同打造了学科技、用科技、聊科技、知科技、懂科技的浓厚氛围。
乐——活力一“夏”,“师生”见面喜开颜
科技馆外烈日炎炎,科技馆里“热火朝天”。最南来自广东,最北来自辽宁的大学生们,用自己的家乡语言分别做了自我介绍。温婉细腻的广东话,直率豪爽的东北话,开放包容的湖北话,民风淳朴的安徽话……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足不出户,在小小的科技馆教室,老师们带领学生领略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
强——科技前沿,科技馆里来学习
课程开始,躬行实践团成员就带来了5G钢的科普介绍。他们先从北京科技大学特色5G钢录取通知书讲起,接着分析了5G钢薄如蝉翼、柔韧如丝的特点,并将手中的录取通知书发放给同学们亲身体验,同学们在实际触摸和讲解中真实触摸到5G钢铁的质感。

围绕遥感卫星,老师们重点介绍了卫星材料的前沿创新。他们以我国自主研发的遥感卫星为切入点,讲述了新型轻质高强合金、低热膨胀复合材料等在卫星结构中的广泛应用,强调这些材料在保证卫星轻盈、稳定、耐高温的同时,还能提升其在极端环境下的运行效率。同学们通过观察卫星模型与互动讲解,直观感受到航天科技背后的材料力量,激发了对卫星研发的浓厚兴趣。

从5G钢铁,到高强合金,从红外感应,到复合材料,前沿科技成果让学生们大开眼界,他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身为科技强国的荣誉感与自豪感在此刻得以体现。
学——有动有静,科技学得好轻松
“同学们,看这个飞机了吗?这个叫副翼,是飞机做滚转运动的;这个叫升降舵,是控制飞机做俯仰运动的;这个叫方向舵,是飞机控制偏航运动的……”,实践团老师拿着一架模型飞机,给学生们耐心做介绍,介绍飞机不同构造的同时,飞机相应的部位也开始灵活摆动,更直观的让学生们学习了解。学生们聚精会神,目不转睛的看着老师,眼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求与期望的火光。



“老师,你看我用吸管搭建的这个模型,像不像蝴蝶?”,“老师,为什么我用吸管吹不动乒乓球呢?”“老师,飞机模型为什么要用木头做呀?”……课堂上,孩子们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提问和尝试。老师们一一解答,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同时,将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提升学生们的认知。



安静的听,认真的做,真诚的问,努力的想,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奏响了和谐的科技“最强音”。
梦——放飞梦想,科技助力成长
“我想和讲课的哥哥姐姐一样,上一个大学”,“向梦想出发,我想当科学家”,“我想向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一样,考上好的大学,成为一名科学家”,“我长大后想为祖国争光”……,飞机模型画上,贴满了孩子的星语心愿。知识不仅仅是灌输,更多的是点燃。此时此刻,一颗颗热爱科技,热爱科学的种子在同学们心中悄悄发芽。







科技之翼划过晴空,探索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发芽,临沂市科技馆将继续丰富活动形式,为青少年打开更多元的科学世界,让科技梦想在成长的沃土生根发芽,飞向更广阔的蓝天。
